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、灵活就业人员、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,为社会保险基金提供坚实的征缴保障,我们把推进社会保障精准扩面作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,紧盯目标,明确重点、强化责任抓好工作落实。
提高参保质量,精准推动扩面工作。一是加大扩面宣传力度。全市集中开展了社保宣传月活动,社保宣传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工地、进扶贫车间,精准识别“零参保”和“残缺参保”企业,开展“看得懂、算得清”专题宣传,引导法定参保对象依法参保,共发放宣传册9万份,相关文章阅读量超20万,宣传受众30万人;二是落实扩面工作措施。加强与住建部门协调,引导建筑行业规范参加工伤保险,防范安全生产风险,目前全市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率达100%;三是压实扩面工作责任。继续将扩面参保列入高质量发展考核,层层落实了责任;四是明确扩面参保主体。坚持非公有制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灵活就业人员、园区企业为重点,采取有效措施,千方百计做好扩面工作;五是优化扩面参保服务。通过打造“阳光社保”、“效能社保”、“智慧社保”、“为民社保”,不断推进窗口作风建设,提升了经办服务能力。
今年1至10月,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25.29万人,较年初计划增加5.29万人;全市参加工伤保险59.01万人,较年初计划增加1.23万人。
完善政策扶持,助力困难人员参保。一是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。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、支出型贫困家庭、城镇低收入家庭等人员,纳入政策覆盖范围;二是进一步加大贴息力度。将助保对象在退休前由财政贴息60%、个人负担40%,调整为助保对象在退休前全部由财政贴息;三是进一步完善偿还方式。将助保对象在退休前死亡的,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、丧葬费和抚恤金等优先偿还所欠贷款,调整为助保对象在退休前死亡的,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优先偿还所欠贷款,丧葬费和抚恤金部分不再列入优先偿还序列;四是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。在原社区初审的基础上,增加乡镇初审环节,进一步增强资格审核的准确性和政策覆盖的精准度。
今年1至10月,全市全市新发放助保贷款632人,新发放贷款2979.89万元。
落实降费政策,不断提升经办服务。一是按照文件要求,将我市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从2021年5月1日起以基准费率为基础下调20%调整为50%;二是强化信息化手段,推行“网厅”经办和“不见面”服务;三是推行综合柜员制改革,实现一窗通办所有业务事项;四是落实工伤保险定点医院管理和联网结算。目前市本级已确定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名单,已启动签约仪式,将继续推进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即时联网结算工作。
今年1至10月,全市因降费率减收工伤保险费5800余万元。